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安全新闻 >> |
他十八年如一日自费义务坚持进行少年儿童的公益安全宣传,是我国第一位学生安全志愿者,他十八年间到全国各地区的学校对广大少年儿童义务进行了三百场声泪俱下、感人至深的事故案例宣讲,他自费前往全国四十多个学生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成因理论调研、安全知识宣讲、散发安全宣传单的活动,他自掏腰包近2万多元印制学生安全宣传单、安全资料向广大的少年儿童散发,使全国十多万少年儿童受到了安全知识和警示教育。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毅然长途跋涉自费到达地震灾区,向当地的少年儿童和群众发放了5000份自费印刷的“学生地震防护安全谚语”,接着,他又到北川中学废墟现场着泪和消防队员一起亲手挖出了40余名学生的遗体。宋卫国虽然执着,然而,伴随着他独自一人默默地跋涉在自费义务学生安全宣传这条“长征”路上的始终是挖苦、白眼、脑袋进水了和神经病的绰号,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宋卫国
为学生的安全宣传--他无怨无悔
他是我国第一位安全志愿者,他长年顶着巨大的家庭压力和经济压力,忍受着来自周围人们的冷嘲热讽和神经病的流言蜚语,长年自费义务坚持进行学生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每到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和寒暑假前,他都要提前联系各个中小学校进行生动感人的学生安全宣讲,每逢星期六、日或节假日,他都要到各个社区、繁华市区向放假的少年儿童散发学生安全宣传单、播放未成年人保护法(音响)、悬挂学生安全宣传大条幅,应邀到社区组织部分学生义务进行安全讲座、宣讲等活动,许多儿童在听宋卫国的安全宣讲过程中,感动得哭了,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注意安全,听了宋叔叔讲述的可怕事故后,觉得保护自己的安全最重要”。
在今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期间,宋卫国先后深入长治市建东路小学、漳村矿中学、沁源县郭道镇中学、小学等十三所学校进行了安全志愿宣传。在曾经发生过全国最惨烈学生交通事故的沁源县郭道镇学校,宋卫国面对操场上近千名少年儿童,声泪俱下、满含感情地向同学们重现了三年前11.14重特大学生交通事故的血腥场景,向同学们讲述了死难学生的爸爸、妈妈哭天喊地、痛苦万分的悲壮场景,许多同学们边听边哭……。
后来,宋卫国提议让所有学生默哀一分钟,上千人的学校操场上,沉寂静止一般。广大的少年儿童在静默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生命安全的重大意义。当宋卫国要求学生们用心的高声读出“安全就是幸福、事故就是痛苦、危险就是杀手”时,操场上顷刻间回响出了广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响亮回答。在宋卫国宣讲完谢绝校长吃饭的好意离开时,校长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这是我平生听到最动人、最精彩的学生安全演讲,从现场效果就能看出,你的安全教育讲到学生们的心里去了。这可是对他们一生起了重大帮助的啊。
是的,恰逢在此采访的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记者也感动地说“你的安全宣讲真的很生动,学生们能够在两个小时里认真地静下心来听,并且和你相呼应,太不容易了,一看你对学生们的安全宣讲就是常年累月的积累呀。
后来,中国教育电视台特别制作了一期“给学生系好安全带”电视专题片,在今年4月17日的“安全现场”专题栏目中播出。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纷纷来电、来信要求今后应该多播放一些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的节目。
宋卫国长年自费坚持的学生安全宣传行为使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受到了安全教育和启迪,他为学生安全作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他把青春和热血无私地奉献给了少年儿童的安全志愿服务事业。
近年来,宋卫国以创新踏实的科学研究精神学生安全领域首次提出了“和安全文化”的概念,并在各个地区积极倡导建设“童安工程”,使广大社区工作人员、学校教师等群体从中受到启发,纷纷对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防护更加注重和严密,力求把“童安工程”落到实处。让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平安得到有效的保障。
十多年来,宋卫国同志默默地挣扎在家庭拮据的困境中,默默地忍受着来自部分人“吃饱了撑的冷嘲热讽”,硬是靠着坚定的“为减少事故的发生而奋斗终生”的崇高信念,克服重重困难自费到血腥骇人的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成因理念调查、事故新闻采访,他十多年如一日,克服了重重艰难,长期自费进行学生安全志愿服务精神源于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事故凶险痛恨。当他面对一个个死难学生亲属哭天怆地、悲痛欲绝的震颤场景时,他时时刻刻地承受着巨大的心里压力。于是,人们在不同场合、不同地方见到了一位神情激昂的年青人在向学生宣讲安全知识、散发安全宣传单。十七年间近三百次的义务安全宣讲使成千上万的学生受到安全科学的教育。通过安全宣讲,广大接受安全教育的学生纷纷表示,生命安全需要从自身做起,今后决不再闯红灯了……。许多学生家长对社会上的封建迷信的固执思想也产生了新的转变,觉得神仙不能保佑自己的孩子,只有让孩子多掌握一些安全知识才能不出事故……。
责任——使他自费进行安全志愿服务十余载
宋卫国在对广大的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时,总是要求听讲的学生们大声地朗诵并记住三句话“安全就是幸福、事故就是痛苦、危险就是杀手”,他力求通过通俗易懂的学生安全警示,让少年儿童充分明白生命安全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平安和事故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而防范了危险,就是在防止事故的发生,就是在保护学生自己。通过向广大少年儿童普及安全理念,使他们从更深层次明白了事故的凶险和危险的可怕。从而启发他们一定要主动远离危险、除掉危险,保护自己。
宋卫国在常年的事故成因理论调查研究和安全宣传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事故前因理论:
事故、因为凶险才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警惕,安全久了就容易产生松懈心理。
侥幸、因为事故没有发生在身边才使人们对它产生了依赖,侥幸多了就必定要发生事故。
这是宋卫国在进行事故调查后总结出各类事故发生前的共性规律和事故成因理论。为了可怕的事故不再重复地发生、为了不再产生更多的事故冤魂,也为了不再导致更多的破碎家庭,宋卫国将宝贵的青春时光都奉献给了学生安全科教事业。从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12•8重特大火灾令328名无辜儿童葬身火海的惨烈事故到1114沁源重特大学生交通事故的惨烈现场。宋卫国常常被许多残酷骇人的事故场景所震憾,那些曾经渴望生命的遇难少年儿童令他心如刀绞,他们是无辜的,他们仅仅因为一个被忽视了的隐患或被利益熏昏了头脑的肇事者就被塞进了一个另外的鬼世界。
宋卫国用带血的警钟教育着广大的学生们。
在许多事故现场,宋卫国顾不上一路的劳累,激情高昂地向围观的群众,少年儿童宣讲着安全的知识,案例、有时讲到动情处,周围产生了共鸣的群众也流出了眼泪,他就这样在许多地方向人们宣讲着,孩子的父母们自从听了宣讲后,才知道生命被事故夺去时的真正宝贵,更认识到保护孩子们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十多年的事故调研和宣讲中,宋卫国就这样始终独自坚定地走着一条我国史无前例的学生安全教育志愿者荆棘之路。
困境——丝毫没有憾动他进行安全志愿服务活动的决心
宋卫国长年在全国各地区对少年儿童事故进行调研、宣讲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生活费用,出行费用,每次在出行前,都要带几个馒头或一袋卤面,以便在客车上充饥。尽量避免在中途购买价格昂贵的食品,有些事故的现场距客车车站很远,由于偏僻不通车,宋卫国便将身上值钱的物品抵押在当地居民家中,租借一辆自行车骑行数十华里前往偏僻的事故现场。有时借不上破旧自行车他便徒步前行。在长年的学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中,尽管宋卫国平时省吃俭用,生活节约,但常常还是入不敷出,使家庭异常拮据,在来自家庭的巨大经济压力面前,他变得更加节省了,过年不买新衣服。袜子、秋裤等破了补、补后又破,一双双鞋子都被磨破了底,在许多事故发生地、他会将馒头或烧饼拿到附近村庄,请村民们提供一碗热开水。宋卫国调侃地说:“水泡馍即省钱又节省时间、何乐而不为……”。
吃饭靠水泡馍填饱肚子,赶路靠两条腿步行数十华里到达事故现场,夜晚的住所是当地居民家或最便宜的5元小旅店。靠着从嘴边抠出来的钱作为去事故现场的路费,,这就是宋卫国十五年学生安全志愿活动生涯的真实写照。
已到而立之年的宋卫国,用青春和汗水为自己的人生写上闪耀的一笔,他以奉献和责任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义务进行义务学生安全志愿宣讲,然而他硬是顶着家庭的经济压力和人们的冷嘲热讽意志坚定地独自进行了长达十五年之久的学生安全志愿者活动。没有任何单位用物质去支持他的活动,然而他却用省吃俭用节省下来和钱和自己的全部收入投进了学生安全志愿事业中。没有任何地方政府委派他从事学生安全调查活动,然而他却固执地将学生安全的国家大事当成了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用稚嫩的双肩默默地承担起了事故成因理论规律的调研和学生安全宣讲、宣传活动。
宋卫国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已将大好的青春时光完全奉献给了我国的学生安全和社区安全事业。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他毅然千里跋涉到达了北川中学坍塌的废墟现场,参加到救援遇险学生的行动中,在历经半个月的地震救援后,宋卫国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山西。以下是他在刻骨铭心的悲痛中撰写并公开发表的回忆录:
北川中学的悲情救援
在历经一路的山体滑坡艰险和走走停停后,我终于到达了北川县城前的北川中学附近,整整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和其他人员汗流浃背地把大蒜、食品等救灾物资搬运卸下。在扛完最后一袋100多斤的大蒜后,我累得摇摇晃晃地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其他卸货人员也累得东倒西歪地靠坐在了大蒜上休息。
一会儿过去了,我站起身告诉车队负责人,准备在这里参与地震救援任务,不回绵阳了。同车的安徽老乡纷纷劝我,这里即危险又艰苦,应该尽早早离开。我谢绝了大家的好意,背起行李一一告别,只身来到了北川中学进行地震救援行动。
地震后的北川中学一片废墟,倒塌的教学大楼此时已经变成了一座座废墟的建筑垃圾大山包。
来自不同地方的许多消防队员正在紧张地救援,我立即放下行李,戴上口罩和手套,和消防队员们一起搜寻幸存者、遇难者。我好像忘记了疲劳,我在废墟中拼命地干活,就连上百斤重的大水泥块也被我竭尽全力搬了下来。木头、砖块、石块被一一传递出去。经过三个小时的奋战后,一个小山样的废墟慢慢地变平了,我和绵阳消防队队员们盼望着能有幸存者出现。但是,坍塌的楼房实在太严重了,堆积如山的废墟深不见底。一次次努力被一个个失望所代替,满眼都是砖头、瓦砾、水泥块,没有一个幸存者或遇难者的痕迹。
在轮番搜救后休息的间隙,我看见一座五层的教学大楼被震成了三层,据幸存的教师说:这里埋藏着400多名学生和老师。因为上面三层楼房未完全垮塌,又形成了危楼,在这里救援幸存者变得异常艰难和危险,一次小小的余震和强烈的振动就有可能使大楼彻底垮塌。
而此时,危楼里北京消防救援队和日本地震救援队正在大楼内紧张地作业,电锯声、铁锥砸地声此起彼伏。看到这里,正在休息的我再也坐不住了,立即起身在齐齐哈尔消防队员诧异的目光中大步走进了这个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的危楼中参与救援。
一个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的飓风行动在随时都有可能坍塌的危楼内展开。然而,一次次燃起的希望又一次次被失望浇灭。挥汗如雨、默默祷告成为我和北京消防队、日本地震救援队所有队员的共同心路。在悲伤与痛惜、哀挽与焦虑中,我拼了命地干活救人。
中午准备吃饭,一瓶纯净水加上一盒饼干。在吃一口喝一口的间隙,我又无法回避那些被埋在废墟下可怜的孩子们。
“唉,孩子们,叔叔马上就要再去救你们了,你们一定要坚强,要挺住……”
满脑子的自言自语,明知道自己又在欺骗自己,那些可怜的孩子们怎么会被无情地夺去生命呢?但愿会有更多的孩子能活下来。想着想着,一股股辛酸又涌上心头,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滴在手中的饼干上。
尽管肚子还在饿着,尽管手中还有水和饼干,但我再也没有心思吃下去了,转身戴上口罩、手套和头盔,急步来到垮塌的教学楼里,搜寻幸存者。我虽搬不动那些巨大的水泥块,但我突然想起能否利用这点宝贵的寂静时间,查看幸存着的位置。
于是,我一步一趴下,把耳朵贴在破裂的地面上,仔细地捕捉着幸存者的微小的信息,一丝尚存的气息。
当我来到教学楼走廊北侧的时候,紧贴着地面的耳朵里传入微小的呻吟声,我简直不感相信自己的耳朵,屏住呼吸倾听。
然而,早期听到的声音又消失了,我焦急如焚,一串串汗水顺着帽带流淌到了脸上。大约三四分钟后,那个微弱的、像是呻吟的声音又传了出来,我兴奋得大叫:“快来人啊,快来人啊,这里有一个活着的人!”
几名消防队队员很快赶过来了,问我在哪,确定具体位置后,立即展开了救援行动。
我用无动力铁锥使劲凿着地面,然而,只有一小块、一小块的水泥块掉落。由于大楼地面水泥坚硬,使得救援行动非常缓慢。
大约三个小时后,地面终于被打开了一个小豁口。我和一名北京的消防队员迅速钻下去,用手电筒搜寻幸存者。
最后,大约在楼梯的拐角处,发现了两名学生的遗体。他们身体相向趴着,手臂使劲伸向前,青筋在他们的手臂上一道道地暴突着,顺着两条手臂看去,他们的两只手紧紧地扣在了一起,两位学生的面庞展现出极度渴望生命的恐惧表情,一名学生的嘴大大地张着,舌尖已经沾在了嘴唇的下方,像是在喊叫着什么,另外一名学生紧闭着嘴唇,眼睛微睁着,好象在听着什么,又好象已经理解什么似的。看到这一目场景,我的心猛然颤抖起来,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两位学生分明是在相互鼓励着,告诉对方一定要坚持下去,痴心地等待着被救那一刻。
我哭了,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孩子啊,原谅叔叔吧,我们来晚了呀,孩子……”。
和我一同救援的消防队员也泪流满面。后来,止住悲声的我坚持着继续小心翼翼地挪动着孩子们的可怜遗体,决心把他们再也不受伤害并完整地挖出来。
在我和消防队员的艰难努力下,傍晚时分,两名学生的遗体终于被扒出来,我和另外三名队员无奈地含着眼泪将他们抬了出去。
昏昏沉沉的我忘记了吃晚饭,只有一个心思:“孩子们,安息吧,叔叔已经尽力了,实在是没办法啊!叔叔对不起你们呀”。
晚上露天躺在草地上,驱赶着、硬顶着四川大蚊子的叮咬,毫无办法。只是眼睛看着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好像孩子们眨动的大眼睛。我回想起白天这次失望伤心的救援,悲痛欲绝。在地震中脆弱不堪的大楼为什么在救援破拆的时候却坚固异常,用先进的破拆工具,全体救援人员拼命地干了三个多小时才将地面打开。唉,命运为什么对孩子们这么无情啊!
我所睡觉的草地距埋压400多名学生的大楼只有30多米。晚上,我没有一丝恐惧,眼睁睁看着孩子们被埋压却无法救出,只有愧疚充满了内心。
后来的八、九天救援行动里,我和北京消防队、泸州消防队、日本地震救援队、绵阳消防队的队员们又陆陆续续从废墟中搜寻并搬运出近近40多具遇难学生、老师的遗体。
想起那些可怜的孩子泪就来了
在北川中学的地震救援过程中,我每天看着许多孩子的父母焦急地在旁边等待着,再看看自己从残垣断壁中发现的孩子遗体,皮肤铁青,身体僵硬,有的向前伸出手臂,仿佛现在就是向你求救。真的,他们本来都是活泼的孩子,都是每个父母的希望啊……”每天,我的眼眶中都盈满了泪水。
每当发现一具遗体时,我看到的往往只有一只手或一条腿,大部分身体还被埋在废墟中,我和消防救援人员小心清理压着身体的预制板,我常常被安排抓着孩子的胳膊、腰,等到压住身体的地方松动了,就赶紧把遗体拉出来,这时,一旁等候的家长就会哭喊着冲上来认领。几天下来,我亲手拉出了近40多名学生和老师的遗体。
“有一次,从废墟中往外清理一位老师的遗体,突然看见老师的胳膊下有黑黑的东西,后来发现,原是一个孩子的头发,孩子就夹在老师的胳膊底下。我推测,一定是老师护着孩子往外跑。我和消防队员们顿时对老师充满了敬意。”
最难熬的是夜里,我住的帐篷距离北川中学坍塌的教学楼只有30多米,刚开始,空气中的味道、眼前的景象让我几乎吃不下东西。而且“也有些害怕,以前从没见过这阵势,除了废墟上的灯光,四周漆黑一片,周围还不断有撕心裂肺的哭声。
19日晚上,和我住一个帐篷的志愿者都走了,凌晨突然发生了余震,我冲出去就看见外面电光闪闪。一连好几个晚上我就坐在北川中学的废墟边,想白天看到的那些可怜的孩子们,眼泪就掉下来了,独自向他们深深地鞠上一躬,默默地祈祷孩子们安息吧。
我虽然白天参加救援行动很累,可是到了晚上,我真是彻夜难眠,一闭眼,眼前就像演电影一样出现了可怜的孩子们在废墟里被困呼救的悲惨场景,他们可都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啊,怎么就会被夺去了生命,太可惜了啊。我无数次地从梦中流着泪醒来,头下枕着的衣服也被侵湿了一大片。在帐篷的那几天里,我没有谁过一个完整的觉,也无法睡一个完整的觉。
在北川地震灾区的十个日日夜夜里,我的情感始终处与脆弱与几乎崩溃的边缘,有时候想到伤心处,真想嚎啕大哭一次,那些让自己揪心的孩子们怎么就没有一个活过来,苍天啊,他们可都是一群天真的孩子们啊。
每当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我的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流,已经接近40岁、在北川中学的我,有时侯真的就像儿童一样,伤心的眼泪说来就来,只是因为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理由。
一连好几天的半夜里,无法入睡的我只身来到埋葬着400多名学生的塌陷大楼前,向那些学生们深深鞠上几恭,心中默默地祈祷他们“她们”能早日升上天堂,脱离不幸罹难的苦海。
北川中学,一个让我这个以前自认为坚强的男子汉从此变得脆弱不堪的地方。
北川中学,一个让我深刻领悟到生命巨大涵义的学校。
北川中学,我人生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烙痕,
今后,我更会不惜一切代价把生命安全痛心教育的警钟敲响,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平安,我一生无悔。
成果——反映出了他在安全教育科学领域的刻苦研究精神
在宋卫国的人生里程中,“学生安全科学知识的研究”一直伴他渡过了十余年的春秋。自费到全国各地区事故现场去调研、去采访事故幸存者、事故责任人、事故知情者、死难者家属、事故现场的旁观者、寻求共性的事故成因理论、寻求潜存的事故发生规律、探索事故发生后人民群众千差万别的心态规律特性。他在研究发现了“事故现免论”和“人难免会出错”安全谬论。与此同时,善于观察思考的他还发现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潜意识的自我完善行为”特征,如果将这种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有利因素升华运用到让学生更加安全的学校管理中去,最终实现依靠少年儿童潜意识的自我完善行为对生活学习中潜存的隐患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持广大少年儿童在自我行为动态性完善方面的不倦追求精神,为消灭学生事故的发生创造出社会人文安全本质条件。
在经过长期的安全管理科学探索和结合所辖的管理实践研究后,宋卫国终于在1994年创造性的提出了应用于安全管理领域的“安全目标无缺陷管理法”。该管理法倡导教师们以预防性无缺陷思维为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少年儿童的“自我行为动态性完善”为基本需求,形成安全行为动机的自淳性、安全意志的自协性、安全精神的自控性、安全行为的自律性、安全状态的自省性……通过在课堂上应用无缺陷教学法,最终达到事故防御的超前性、事故潜存隐患的可预知性目标。
“无缺陷管理法”于1996年首次在《工人日报》公开发表,受到了关注与肯定。该管理法在经过长期的不断实践性完善与升华后,先后菜获了“全国安全科学技术大会成果发表奖”“山西省职工百项先进创新操作法优秀成果奖”“长治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
鉴于宋卫国同志长年进行学生安全志愿服务感人的突出事迹。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人民网、新华网、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山西晚报、长治日报、长治电视台等国家、省、市各级新闻媒体均以整版篇幅和第一版显要位置对他进行了宣传报道。2002年,他荣立长治市“二等功”,被授予“长治青年标兵”的光荣称号。2004年,中共长治市委、长治市人民政府授予他“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山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增选他为协会理事。 2007年,由于事迹突出,他被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等单位评选为“感动中国的矿工十大杰出人物”。同年,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山西省委宣传部授予“山西省公民道德模范十大公益事业功臣”称号。2008年,由于在地震灾区北川中学救援的突出事迹 ,被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青联授予“山西青年抗震救灾五四特别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