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展台 >> |
生命至高无上 安全责任为天
——谈呼图壁县第四中学安全保卫工作的几点做法
呼图壁县第四中学魏建明
一、学校基本情况
呼图壁县第四中学于2008年6月动工兴建,2009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先后完成主体教学楼两栋,实验、信息技术、天文综合楼一栋,学生宿舍楼三栋,学生食堂、洗浴中心各一栋,完成学术报告厅、水冲式厕所各一栋。占地面积172亩,建筑面积目前达43764平方米,目前待建的还有图书馆、体育艺术馆各一栋,标准的400米的塑胶跑道的修建。学校是由五所乡镇中学合并而成,教学班60个(其中汉语班48个,双语班12个),学生近3000名,教职工301人。实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发展。顺利地完成了教育资源整合、集中办学、民汉合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实现了教育均衡的发展。 呼图壁县第四中学面前是呼图壁县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但这样规模的学校在建校之初却被称为“六所薄弱学校的组合”,由于生源差,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整体发展举步维艰。面对发展的困难和艰辛,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全体教职员工,“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紧紧抓住稳定、融合、发展这个中心。坚持“配套建校、文化美校、规范立校、特色兴校、规模强校、科研活校”的发展战略;学校亮出了办“成文脉相承、和谐宜学、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人文学校;确定了“起好步,促发展,保安全,抓特色,树形象,创名校”的办校宗旨,本着’润育潜质、培养习惯、发展个性、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围绕“管理有特效,课程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师有风格”的特色目标。坚持特色办学,建立系统的“4466”文化管理体系, 建立系统先进的文化,把全新的理念根植于师生心田,引领师生不断发展。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走特色之路,实现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努力把呼图壁县第四中学打造成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特色名校。
根据学校“4466”文化管理的模式,具体提出“1258”学校发展目标,一年内很平稳的实现了集中办学、民汉合校、双语教学、教育资源整合的目标;二内年实现了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五年内打造成昌吉州特色品牌学校;八年内打造成自治区、全国文化特色品牌学校。根据学校发展模式与奋斗目标,提出了“12345”的发展思路:即坚持一个理念,积极实践“润育潜质、培养习惯、发展个性、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落实两个全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三种意识:牢固树立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实施四大战略:依法治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推进五项工程:安全文明校园工程、德育网络工程、教学改革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名师培养工程。
二、我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 责任明确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一直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措施。明确了具体责任人,每学期都要与餐厅、商店、洗浴中心、各处室、年级、班级层层签定相应的安全目标责任书,严格执行责任制,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互相协调。同时,经常利用教职员工大会强调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传达贯彻上级综治工作有关会议和通知的精神,要求相关部门及班主任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防患未然,有力地提高了学校的防范能力,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稳定。
2、宣传教育,常抓不懈
学校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厨窗等阵地,通过举办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月等形式,加强对学生法制安全的宣传教育。如:每学期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强化周”,各班级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呼图壁县第四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班主任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平时能结合实际认真开展好“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交警、消防、滚工委领导及法制副校长作法制教育讲座;举办了以“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为主题的图片展。这些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我校学生遵纪守法,安全防范的意识。凡是节假日、寒暑假和重大活动之前,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交通、游泳、卫生、防火、防盗等方面的教育。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加强家校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3、严明制度 措施落实
首先是严密制度。以制度建设为载体,通过建章立制,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编辑、出版了《呼图壁县第四中学制度汇编》健全了安全工作制度、安全有关预案、消防制度、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等。为切实重视和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明确责任与要求,学校还对大型集体活动、场地器材、实验室管理、门卫、交通等方面安全工作提出明确的规定,做到了依章办事、定期检查、违章必究。
其次是严密组织机构。校专门成立了呼图壁县第四中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负总责,具体抓;副校长担任副组长,负专责,专门抓;学校其他班子、年级主任、班主任为成员,加强协调,注重合作,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安全工作网络体系,达到了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管理目标,为学校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再次是严格管理。学校层层落实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校长对学校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对学校安全工作负主管责任;保卫科领导对学校安全工作负监管责任;其他中层领导,按照工作分工,对所分管的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年级主任、办公室负责人及班主任对本年级室、本班级的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任课教师对所任教(辅导)的课堂内或所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当天的值周领导负全部责任,值周班级老师对当天值日内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两年多来,学校配合县交警对校门口的车辆进行有序整治;配合派出所对校园周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邀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来校作报告,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管理的具体措施:(1)把好门卫安全第一关,学校加强门卫的管理工作,严格来客登记制度,与各部门联系的外来人员,必须要电话告知,征得保卫科领导的同意方可入校。学生在校期间家长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校园,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佩戴校卡。(2)每天安排好值勤工作,课间在楼道及校园主要位置都设有校仪仗队学生值班,有领导带班,教师定点定岗;节假日、寒暑假都安排领导班子值班。(3)加强夜间值班制度,加强夜间巡逻,保障校产的安全。对学校重点部位落实物防、技防措施,安装防盗门窗、报警器、摄像头等。(4)重视消防工作。教学楼、宿舍各楼层均贴有安全疏散示意图,各专用教室和学校过道都配置了灭火器,学校的消防栓和灭火器数量完全达到规定要求。学校还成立了义务消防队,请来县消防队的领导来我校为师生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如:每年3月都在我校举行“平安校园、你我同责”全县消防疏散演练观摩会。(5)实验室、实验器材有专人管理,使用有登记、签领。(6)认真开展安全预防演练,特别是逃生演练。每学期都要进行实际演练多次。每个教师和学生必须明确要求与路线,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确保演练取得成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救护能力。
4、加大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
一是配合卫生、公安部门对校内餐厅、商店以及学校周边饮食店,展开以消防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检查,确保学生饮食的安全卫生 ;二是大力对校园及周边摆摊设点、违规占道的小商小贩,进行了全面清理和规范;三是整治了校园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在交通安全方面重点做好了以下几点:(1)普及交通安全知识,除学校利用广播集中讲,班主任利用班队会讲之外,我校每学期都请交警部门领导到校讲座,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2)联系县交通运管站做好学生周五放学安全回家工作。对进入校园接学生的车辆进行严格审查,专人检查记录,对没有派车单、超载的车辆一律不准出校门。(3)为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引导学生上学放学合理疏散。每天安排值班领导、护导员送队,除此之外,周五放学校仪仗队30多名穿军装的学生在大门口两侧路面上执勤,确保学生离校的安全。(4)利用校讯通短信平台,学生到校、离校通过刷卡告知父母。四是认真开展“讲文明、关爱生命、文明劝导”活动。五是针对学校安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组织人员重点排查,随时跟踪,加强管理,确保校园无安全责任事故,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六是能充分发挥青少年军校的作用,为师生的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取得的成绩
两年多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校园周边治安管控秩序良好,校园内部保卫力量不断加大,校园技防物防设施不断完善,校园内部安全管理水平逐渐提升,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2010年学校呼图壁县人武部授予“呼图壁县青少年军校”;被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平安学校”;被自治区教育部、公安厅命名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2011年12月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中心命名为全国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并授牌同时通过“学校安全课程管理与学校交通、消防、食品安全教育研究”这一国家课题申报工作。2012年2月接受了国家公安部的安全检查工作,2012年3月被昌吉州教育局命名为“平安示范学校”,被呼图壁县教育局授予“安全管理先进学校”。